2018的中考你紧不紧张?关于物理还是点光的传播,如果学会的不够扎实,可以多做几套物理光的传播考试题目哦。下面由学习啦我们为大家供应关于2018年中考物理考试题目,期望对大家有协助!
2018年中考物理考试题目分析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答案】D
2. 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小孔成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质要浅
【答案】B
3. 平面镜成像借助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答案】A
4. 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常识对应错误的是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答案】C
5.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A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B
7.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答案】A
8.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束光穿透玻璃 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答案】C
9.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起因不一样的是
【答案】B
10.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答案】C
11.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浅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答案】B
12.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答案】B
13. 炎热的夏季大家总喜爱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理由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A
14. 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大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答案】C
15.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挨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愈来愈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原故
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大家看到水中的鱼比实质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C
16.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常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常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反射红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质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答案】B
1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挨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挨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离得远远的玻璃板
【答案】A
18. 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轻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19. 骑行是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如图所示,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20.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D
21.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答案:D
22.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雨后的彩虹
答案:B
23. 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 。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答案:D
24.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挨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案:C
25. 光使世界绚丽奇妙,以下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C
26. 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大家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B
2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C
29. 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C. 日食 B. 山的倒影
C. 小孔成像 D. 筷子弯折
答案:B
30.如图1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B
3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
32. 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讲解
A.放大镜赏花 B.手影游戏 C.水中折笔 D.水中倒影
答案:D
33.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2018年中考物理考试题目分析填空简答题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要想获得较好的实验成效,最佳选择在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挨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
【答案】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不变
2.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发射后,反射角为 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反射。
【答案】60 镜面
3. 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借助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征来达成的。
【答案】左右
4. 在光纤通迅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通迅用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过多次_______,从另一端射出,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
【答案】3108 反射
5. 青海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站在湖边的游客能明确地看见自身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 现象;湟鱼洄游时游客也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他们看到的是鱼的 像;有时,游客还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行的趣景,以白云为参照物,鱼是 的。
【答案】反射 虚 运动
6. 2016 年 2 月 11 日,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 100 年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依据其打造的相对论作出的预言。
打造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 。2016 年人类宣布探测到的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大家 13 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本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 年前发出的。
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 ,本次发现的引力波先后到达两个监测站的时间差为 710-4 s,则两个监测站之间距离为 km。
引力波在传播流程中能量损失很小,说明引力波和其他物质的相互功效 。
【答案】爱因斯坦 13 亿 光速 210 很弱
7.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和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便捷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答案】位置 大小
8.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入射角是 ;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 ;以O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 观察到反射光。
【答案】 大 不可以
9. 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随着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大家一直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 。
【答案】快
10.小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那样他和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的。
【答案】相等
11.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答案】8 虚 反射
12. 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常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讲解。
【答案】夏季,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因此彩虹的上边缘可能呈红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13.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5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____m。当他离得远远的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
【答案】1 不变
1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不是 。
【答案】透明的玻璃板 大小关系 相等
15.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有大量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
___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____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身时,他立刻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____来判断的。
【答案】直线传播 折射 音色
16.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辨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
【答案】4.2
17. 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身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 形成的像。
【答案】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8. 生活中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常识讲解的是_ 。
【答案】②③
19. 身高1.70 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离得远远的平面镜后退0.5 m,则镜中像高为 m。
【答案】2 1.70
20. 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
【答案】4
21. 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身,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換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 功效;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 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
【答案】发散 1.5
2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挨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处。
【答案】 不变 A
23. 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 布做成的,其一是借助光的 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答案】 漫反射 所有
24. 同学们肯定知道抗战时的驼峰航线吧!一名盟军记者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一句是山下盟军坠毁的飞机残骸折射的太阳光在几千米的高空都能看见!其中这句话有一个物理专业术语使用方法错误,请你写出此处正确的术语应该叫做 ;飞机坠毁的主要起因除日寇猛烈的炮火攻击外,还有就是高空中缺氧、大充气压力 ,发电机不可以正常运转。
【答案】反射 很低
2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m。
【答案】3108 2
2018年中考物理考试题目分析实验探究题
1. 借助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
实验时应选较 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没办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 像。
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便捷探究像与物 关系。
【答案】薄 等大 虚 位置
2.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__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可以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路可逆
3.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实验中:
实验室供应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 。
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将电池A朝离得远远的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 。
【答案】较薄 大小 重合 不可以 虚 不变
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O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最好选用 玻璃板进行实验。
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在借助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罝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可以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征可判断,身高1.7 m的人,站在镜前5 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当他离得远远的平面镜时,像的大小 。
【答案】茶色 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虚5 不变
5..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选用可折转的光屏做实验,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不是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多次改变 ,测量出有关数据,剖析得出结论。
【答案】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的大小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成效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一些;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紧接着的操作应是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答案】弱 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 垂直
7. 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肯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 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实验应该在较___的环境下进行。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依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采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优势和不足。
好处______;不足______。
【答案】暗 如图所示
物距和物高肯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与像距成正比
便捷改变像距 像高不便捷测量
8. 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图中反射角是 度。
将纸板B向后折转肯定角度,在B板上 看到反射光。
让入射光线EO挨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
【答案】40 不可以 变小
9.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流程
办法 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把纸板NOF向后折,在NOF面上 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运用的科学办法是 法
问题
结
论 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换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a的像是
【答案】 不可以 同一平面内 实验剖析 虚像
10.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装置。
为了保障实验成效,应该选择 。
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没办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
【答案】薄玻璃板 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虚 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一般性
11. 在初三总复习时,同学们第三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剖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一直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_的玻璃板。
在整个实验流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_,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_______ 。
【答案】如果是粗心像距不可能一直大于物距
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
薄 虚像 mm
猜你喜爱:
1.2017中考物理真题分析含答案
2.2018全国卷物理考纲
3.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4.2018最新高考物理的应试小窍门
5.2018年中考语文检测卷及答案